新余新闻网4月7日讯(新余日报 通讯员张文)用爱与责任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。万博赞助水晶宫党员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用一件一件的小事,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,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对教育事业的忠诚。
党员带徒搭“梯子”
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,各党支部大力实施“青蓝结对”工程,引导业务上突出的党员与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,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成才。去年以来,全校共结成“青蓝对子”144 对,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。
黄宝瑛是四中初中部的一名数学老师。两年前,黄宝瑛一毕业就被安排班主任工作,内心顿时茫然失措,年级主任郭建红看出了她的心思,找到她关心地说道:“你要有信心,有什么困惑随时可以找我。”简简单单一句话,温暖了黄宝英的内心,顿时让她有了自信。一年下来,黄宝瑛就成为了学校的优秀班主任。
黄宝瑛说:“导师黄小华、许运根给了我很大帮助,他们不仅给我做了教学职业规划,还在教学实践中耐心指导,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,迅速成长起来。”
党员助学育“苗子”
在学校,有这样一个群体:学困生和德困生。为了做到不放弃一个学生,党员教师们采取交流谈心、走访慰问、参加有益活动等形式,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,帮助克服自卑心理,树立自信心,并通过用各种优秀事例教育激励的方法,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、发展优势潜力的愿望,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意识、乐观向上的品质和积极上进的精神。
付水明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。凡是在他班上呆过的学生家长都说:“把小孩交给付老师,我们都放心。”有一年带高考补习班时,班上有两名学生物理成绩比较糟糕,但其他科目很优秀。付水明老师暗自下决心,一定帮这两个学生治“拐”。于是,他每周抽出两个半天的时间,为他们做单独辅导。后来,两名学生的物理成绩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,最终圆了自己的大学梦。
党员济困感“寒子”
党员教师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贫困生活动是四中党委的传统活动,也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。
校党委书记傅文峰就始终挂念着他的帮扶对象——高二(1)班的郭斌同学。去年下半年,郭斌的父亲被医院诊断出患有癌症,突来的噩耗给这个经济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。傅文峰知道后立马联系郭斌,给他送去了慰问金。考虑到面对面交谈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,他还从百忙之中抽空写信给郭斌,做好思想工作。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,每考完一次,傅文峰经常找郭斌的班主任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动向和学习情况。郭斌和他的父母都被感动了,“碰到这么好的书记,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!”
“道虽通不行不至,事虽小不为不成”。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教师,既没有高调的口号,也没有超人的智慧,但他们以心系群众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,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,诠释了新时期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