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进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
廖 爱 平
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1狗万官网水晶宫开展的轰轰烈烈,第一环节“学习教育、听取意见”活动基本结束,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,我们梳理出的意见当中有一条就是:学校党群干群关系不够融洽。那么如何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,改进党群干群关系值得我们思考、探索,也是接下来查摆和整改阶段我们必须重点要做的工作。整改得效果好坏,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是否和谐发展。以下是笔者对开展改进党群干群关系工作的一些粗浅体会和思考:
一、要密切党群、干群关系必须改进党员教工特别是党员干部工作作风。
在学校进行的一系列调研活动中,有许多老师反映: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开展还不够正常,党员身份意识下降;部分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存在问题,党群、干群关系不如以往融洽。一些党员教师不起模范带头作用,少数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性不强,吃、喝、玩不把握尺度;不够勤政,做事只会遥控,不愿亲力亲为;不够亲民,官架子大,不参与组织生活和集体活动;不关心老师困难,不了解师生困惑和思想动态,导致党群、干群关系不密切,人际关系不是很和谐。对这些反映出来的的问题,不要回避,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:
(一)要通过落实执行党建规章制度,重新塑造党员干部形象,逐步密切党群、干群关系
1、要严格落实周四下午第三、四节课党员活动制度,加强党员政治学习,从思想上端正党员作风;通过各种形式的党组织活动重显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。严格规定每月第一个周四为党委会或支部书记会;第二个周四为全校党员大会;第三个周四为各支部自己组织学习、活动;第四个周四为党员自学时间。要狠抓落实到位,党委领导要逐一到各个支部参加、检查 “三会一课”学习和活动情况,要求不搞假、不走形式,学习和活动必须要有实质内容。
2、全校党员要亮身份、亮承诺。比如可以在办公桌上摆放“党员岗位牌”,公开身份、公开承诺。
3、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带头参加学校各项群众集体活动。比如全校开展的趣味运动会、合唱比赛、义务劳动等等;
4、要坚持开展党员帮扶“四个一”联系活动,特别是联系一名普通教工。该工作并非是要求、强调帮“落后”, “普通教工”是指党外群众教工,有些甚至会是业务骨干和民主党派进步人士,业务水平和师德境界都会比较高。真正目的是通过联系进行“交心”,了解普通老师的困难、困惑及思想动态
5、坚持开展民主评议,听取广大师生意见,接受党外群众教师的监督。这样,党员才能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就会有改进,党支部的凝聚力增强了,党群、干群关系就会更融洽。
党的历史实践表明,要造就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,改进党员、干部工作作风是密切党群、干群关系的前提。只有干部自身素质过硬,才不会出现不良作风,才不会给党群、干群关系造成隔膜。关系融洽了,一切工作都会有好开头,会形成合力,必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。
(二)要通过注重细节,强调“平等”、“贴近”、“亲切”、“真情”、“关爱”,形成“融洽”的党群、干群关系
1、要平等相待,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
学校所有干部要改变所谓“干部”观念,学校干部既是学校的管理者,同时又是服务者,根本的还是一名普通教师。干部以什么“眼色”和态度对待普通教工,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。每名干部要做到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,平等相待,这样普通教工才愿意接近干部;不能居高临下,派头十足,否则,老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与干部筑起一道“隔心墙”。平等相待,尊重老师的情感和自尊心,不武断,注意讲究方式方法。只有尊重老师,才能赢得老师们的信赖和支持。
2、要转变方式,掌握民情,贴近教师
领导干部要转变工作方式,不坐等问题上来,校领导可挂点年级,深入年级,深入教师,与教师进行亲人般、朋友般的交谈才能掌握情况,了解“痛痒”,掌握老师们的意愿需求,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关心工作,协调解决一些具体矛盾,理顺少数老师对学校的埋怨、不满情绪,这是增进干群关系的重要前提。可通过开展“校领导干部到年级挂点活动”,深入一线,转变作风,让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可靠、可信、可亲、可敬的形象。
3、要温馨可亲,柔情亲切,细雨润物
“你把群众当亲人,群众就会把你当亲人”。做好教师思想工作,要像细雨润物一样,把思想工作做在老师的心坎里。某些老师的思想矛盾问题虽然在一时一事中表现出来,但其内在原因是多样复杂的,是经历较长时间逐渐形成的。为此,领导干部不能靠“三下五除二”的简单工作方法,更不能以“权威”来压制。学校要不断规范“值日校长”工作制,强化“信息员”工作,坚持落实党员“四个一”中的“联系一名普通教师”工作。热情接待来访、耐心做好宣讲、解释工作,做到热情和蔼,不回避,不躲闪,和风细雨地滋润、感化老师,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。
4、要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,真情化解
学校干部要做的工作很多,比如:评优考核、绩效工资的分配、职称的评定、岗位课节和任务的安排等等。领导干部要完成好这些工作任务,必须尽量做到方方面面考虑周全,赢得各方教工的理解和支持。当某些老师一时难以接受,工作难于开展时,不能产生急躁情绪;要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,把自己融于老师之中,以“情”、“理”服人。针对政策的新变化和老师们的呼声、建议和诉求,学校要及时召开年级组会、校务会、教代会等,完善、修定各项规定、制度,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,尽力解决老师们的诉求。政策、决定确定前要经过充分酝酿,层层讨论,耐心解释,广泛征求意见,反复修改完善,要能从老师们“心里”通过。
5、要热心帮助,排忧解难,多份关爱
老师满意和受益是干部密切群众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学校各处室、年级干部要关心老师们的安危冷暖,体察老师们的喜怒哀乐。从老师的需求愿望出发,倾听老师的困难和困惑,把握老师的思想脉搏,多一份“关爱”,热心、真心帮助老师们排忧解难。
二、要密切党群、干群关系必须加强沟通和协调
老师们反映:近年来,学校迫于教学压力,只重视抓老师教学而忽视了与老师的沟通和协调。一些政治学习、课余活动、座谈、调研等非常好的沟通和协调方式流于形式或领导干部不过问、不参与,甚至不再开展。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教育问题上,只抓其业务,不注意思想引导,不过问其“冷暖”,容易导致他们不明事情真假、是非,受不良思想的影响,对学校、对领导产生不理解,形成“隔阂”甚至“抵触”,极大地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。可见加强沟通和协调,势在必行。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:
(一)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,确保构建党群、干群关系的健康发展
校党委、各党支部,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宣传教育,采取集中、分组学习理论,参观、培训接受教育等多种形式,让全体教职工达到思想统一,形成有利于团结、和谐的正确导向,确保构建党群、干群关系的健康发展。
(二)设法创造沟通平台,进一步拉近党群、干群关系
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文体协会竞赛、教工趣味运动会,举办教工合唱、文艺表演等(校领导必须参加),民主党派座谈会,“重阳节”老教师座谈,年级组、教研组研讨会,党员义务劳动,年级教师“爱校、爱岗、爱心”演讲,慰问病、困教工,表彰、宣传“学雷锋积极分子”、“优秀志愿者”等各种活动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,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,减轻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压力,为老师们创造轻松、舒心的工作环境,使全体教职工深深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和关心,可极大地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。同时为干部与教职工创造沟通平台,使教职工更加信任和贴近党组织,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,也可督促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、能力、作风和品格的修养,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。
(三)要重点针对青年教师的新问题,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关心、培养,密切党群、干群关系
目前,1狗万官网水晶宫青年教师占教职工比例比较大,现代的他们较过去有诸多变化。比如:呈现实用主义倾向、职业选择不再从一而终、心里年龄年轻化、部分人对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不感兴趣,容易被不良思想、风气左右,家在外地、孤僻、蜗居等现象和特点。因此,学校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关心、培养,密切党组织、干部与青年教师的关系。第一,要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;第二,要从党建角度来改进和创新青年教师的培养活动,可从制度、组织、内容、形式四个方面对青年教师培养活动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;第三,要从生活方面多关心他们,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。比如每年“中秋节”学校党、政、工会、团委领导干部与他们座谈座谈,陪他们吃个“团圆饭”,还可以多些其它方式,把学校的关心、帮助与思想教育工作融合起来,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、工作状态,让他们在被关心中成长,让他们在感恩中奉献。
三、要密切党群、干群关系必须拓宽老师思想表达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
近年来,学校正处在实施均衡教育和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下,老师们对政策的理解存在思想疑惑,各种情绪、矛盾就此产生,老师思想表达和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不够宽,学校如果不及时引导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,就容易影响党群、干群关系。为此,学校要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并积极想办法、采取措施:
(一)拓宽沟通渠道
充分发挥教代会、各党支部及民主党派、年级组、教研组的主渠道作用,深入师生,了解“民”意;借助校园网、公示栏、显示屏、手机短信、年级公告等各种信息渠道,建立良好的沟通网络,以完整、准确、及时地把握“民”意。
(二)完善沟通规则
一是明确沟通内容。凡是涉及老师们根本利益的都要与大家沟通,如干部人事任免、项目工程、职称评审、绩效奖励等重大问题的决策。
二是明确沟通程序。建立公示制度、明确责任主体和审批程序,以确保沟通信息的客观性、全面性、准确性。
三是明确沟通时限。建立定期沟通制度,以确保沟通的经常性;建立及时反馈制度,以确保沟通的有效性。
四是明确沟通责任。建立责任追究制,对不愿与师生沟通或忽视与师生沟通,不能准确把握师生要求,反映师生意见的干部,出现问题将对其给予相应的责任追究。
(三)完善公示栏、电子屏幕内容:让“秘密”全公开
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主人翁作用的关键所在,就是要让教师了解学校的各项决定,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做到公开和透明。学校要利用公示栏和在各教学楼馆安装的电子屏幕,将职称评聘、年终考核、荣誉奖励、经费发放等展现出来,使公示栏、显示屏起到公示、激励、宣传和指导的沟通效果,充分体现出教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。
(四)深化“谈心”活动:让沟通无极限
当前教师出现思想问题的原因很多,有的是思想观念跟不上,有的是没能正确理解有关的政策,有的是实际问题没解决衍生出来的思想问题,有的是由于干部处理问题时方法欠妥而引起的情绪问题。如何想群众所想,急群众所急,分群众所忧,各支部要深化“谈心”活动,从支部书记到普通党员每人必须联系一名普通教师,进行“谈心”。可面谈,也可以网上、手机短信的方式定期与教职工交换思想、沟通想法,从而获取良好的沟通效果。
(五)完善民主测评工作:心与心零距离
校党委、各支部要定期组织老师对党组织、党员、特别是干部开展民主评议,通过民主评议,可以看到老师的烦恼,听到老师的呼声,认清党员干部自己的位置,主动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;要主动“蹲下身子”服务,让工作为民务实的氛围日益浓厚,进一步实现学校工作和谐。
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关系的调整,学校党群干群关系会更加复杂化,热点难点问题也会不断呈现。但党的十八大的召开,为我们提供了强大思想指导,新一届中央领导的工作作风,为我们树立了精神榜样,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,更为我们创造了改进契机,我们要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下,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,在改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,通过健全良性、长效机制,深入细致、立足常态、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,进一步密切学校党群、干群关系,推动四中更加全面、和谐发展!